寒疫

《医学摘粹》书籍目录

〔寒疫提纲〕 邪闭皮毛疫属寒,身疼无汗总难安,病如在表宜温散,入里阴阳再细看。

〔太阳经〕

紫苏汤

(证附) 寒疫初经入太阳,恶寒发热要参详,更兼头痛须何法,芍杏苏防并草姜。

紫苏地黄

太阳寒疫外邪传,血热时当未衄前,鼻燥口干浮脉见,宜先清里是真诠。

紫苏地黄汤

姜甘苏杏合丹皮,芍地防大枣施,发表更兼清内热,未经鼻衄豫先医。

苏桂姜辛证

寒疫仍然在太阳,外邪未解辨宜详,内停水饮须何法,表里兼攻是妙方

苏桂姜辛汤

桂枝苏叶干姜,补气和营草芍良,夏味细辛能降逆,表寒里水有专方。

白虎加元麦汤

(方见温疫 病证治法与温疫同) 人参白虎加元麦汤(同上)

〔阳明经〕

紫苏葛根升麻汤

(证附) 病入阳明泄利加,方传苏葛共升麻,再增白芍甘草,内外全医效可夸。

苏叶葛根半夏汤

(证附) 阳明呕吐食无存,苏叶煎汤并葛根,芍夏生姜甘草入,立方神效妙难言。

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三方俱见温疫证治同)

小承气加麦冬元参

大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少阳经〕

小柴胡汤

(方见伤寒 证治与温疫同)

黄芩汤

(证附) 少阳泄泻病初成,胸胁旋惊痞满生,枣芍芩甘方可用,专除热利法弥精。

黄芩半夏生姜汤

(证附) 少阳呕吐力难支,胸胁仍然痞满时,须用黄芩芍药,姜甘枣夏喜同施。

柴胡

(方见伤寒) 少阳寒疫未能痊,邪气已将胃腑传,表里病形均属实,兼攻兼散法宜全。

柴胡桂枝干姜汤

(证附) 少阳将入太阴宫,泄利仍兼痞满攻,姜牡芩蒌惟治里,桂柴解表草和中。

柴胡桂姜半夏汤

(证附) 太阴将入吐难休,胸胁仍然痞满留,姜用生干兼桂牡,柴芩夏草合栝蒌

〔太阴经〕

苓参浓朴汤

(证附) 寒疫传经入太阴,须知腹满病弥深,法宜浓朴兼甘草,更用姜苓半夏参。

苓参椒附汤

(证附) 寒疫旋惊入太阴,腹中每觉痛难禁,苓甘粳米全宜用,附子川椒芍并参。

苓参半夏汤

(证附) 太阴呕吐用何方,不外苓参半夏汤,甘草和中宜并入,驱寒降逆赖生姜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证附) 甘草参苓并石脂,干姜附子喜兼施,太阴泄利原能治,补助真阳效更奇。

〔少阴经〕

茯苓四逆加半夏汤

(证附) 少阴吐泄厥兼生,姜附回阳要并行,半夏降冲苓去湿,参甘益气补脾精。

〔厥阴经〕

茯苓参甘姜附归脂汤

(证附) 厥阴厥利病危时,姜附回阳助桂枝,参草补中归养血,敛肠扶胃用苓脂。

参甘归芍麦冬栝蒌汤

(证附) 厥阴消渴热生时,归芍滋阴喜并施,蒌麦清邪功甚速,参甘助气效偏奇。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摘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摘粹》书籍目录
  1. 寒疫《医学摘粹》
  2. 寒疫《中医词典》
  3. 寒疫《松峰说疫》
  4. 寒疫《时病论歌括新编》
  5. 寒疫《时病论》
  6. 寒疫《时病论歌括新编》
  7. 寒疫《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8. 寒夜啼《证治准绳·幼科》
  9. 寒疫论《温病条辨》
  10. 寒夜啼《中医词典》
  11. 寒疫由来《四圣悬枢》
  12. 寒噎饮食不下针法《急救广生集》
  13. 寒因寒用《中医名词词典》
  14. 寒药治例《古今医统大全》
  15. 寒因寒用《中医词典》
  16. 寒药之非《证治准绳·疡医》
  17. 寒淫《中医词典》
  18. 寒药之非《正体类要》
  19. 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丹溪手镜》
  20. 寒腰痛《中医词典》
  21. 寒饮《中医词典》
  22. 寒牙痛《中医词典》
  23. 寒郁《中医词典》
  24. 寒鸦《饮膳正要》
  25. 寒郁于肺《凌临灵方》
  26. 寒暄《中医词典》
  27. 寒月冻产宜暖《女科经纶》
  28. 寒性《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29. 寒则留之《中医词典》
  30. 寒泻秘方《华佗神方》
  31. 寒则气收《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