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柚
自是两种,故曰一名橘皮,是元无柚字也。岂有两等之物,而治疗无一字别者,即知柚字为误。后人不深求其意,为柚字所惑,妄生分别,亦以过矣。且青橘与黄橘,治疗尚别,矧柚为别种也。郭璞云∶柚似橙而大于橘”,此即是识橘柚者也。今若不如此言之,恐后世亦以柚皮为橘皮,是贻无穷之患矣。去古既远,后之贤者,亦可以意逆之耳。橘惟用皮与核。皮,天下甚所须也。仍汤浸去穣。余如经与《注》。核、皮二者须自收为佳。有人患气嗽将期,或教以橘皮、生姜焙干、神曲等分为末,丸桐子大,食后、夜卧,米饮服三五十丸。兼旧患膀胱,缘服此偕愈。然亦取其陈皮入药,此六陈中一陈也。肾疰腰痛、膀胱气痛,微炒核,去壳为末,酒调服,愈。

- 橘柚《本草衍义》
- 橘柚《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橘柚《名医别录》
- 橘柚《新修本草》
- 橘柚《本草乘雅半偈》
- 橘柚《千金翼方》
- 橘枳生姜汤《金匮悬解》
- 橘柚《神农本草经》
- 橘子《饮膳正要》
- 橘叶《本草崇原》
- 橘子《饮食须知》
- 橘叶《本草分经》
- 橘子《得配本草》
- 橘叶《本经逢原》
- 橘子酒《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橘杏茶《茶饮保健》
- 橘子皮、橘子叶《滇南本草》
- 橘香散《博济方》
- 咀华清喉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 橘肉《医学入门》
- 咀嚼《生理学》
- 橘穣《本草求真》
- 咀嚼肌《人体解剖学》
- 橘皮煮散《博济方》
- 咀嚼肌紧张和痛《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橘皮竹茹消胃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咀片分根梢《本草蒙筌》
- 橘皮竹茹消胃炎《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咀片分根梢《冯氏锦囊秘录》
- 橘皮竹茹汤方《医宗金鉴》
- 咀药类《卫生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