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第十五

《肘后备急方》书籍目录

避瘟疫药干散大麻仁柏子仁干姜细辛各一两,附子半两,炮,捣,筛,正旦以井华水,举家各服方寸匕。疫极,则日三服。日一服。

老君神明白散,术一两,附子三两,乌头四两,桔梗二两半,细辛一两,捣,筛,正旦服一钱匕,一家合药,则一里无病,此带行所遇,病气皆消。若他人有得病者,便温酒服之方寸匕,亦得。病已四五日,以水三升,煮散,服一升,覆取汗出也。

赤散方,牡丹五分,皂荚五分炙之,细辛、干姜附子各三分,肉桂二分,真珠四分,踯躅四分,捣,筛为散,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取吐,温酒服方寸匕,覆眠得汗,即瘥,晨夜行,及视病,亦宜少许以纳粉,粉身佳。牛马疫,以一匕着舌下,溺灌,日三四度,甚妙也。

度瘴散,辟山瘴恶气。若有黑雾郁勃及西南温风,皆为疫疠之候方。

麻黄,椒各五分,乌头三分,细辛、术、防风桔梗、桂、干姜各一分,捣,筛,平旦酒服一盏匕,辟毒诸恶气,冒雾行,尤宜服之。

太乙流金方,雄黄三两,雌黄二两,矾石鬼箭各一两半。羚羊角二两,捣为散,三角绛囊,贮一两带心前并门户上。月旦青布裹一刀圭。中庭烧温,病患亦烧熏之,即瘥。

辟天行疫疠,雄黄丹砂巴豆,矾石,附子,干姜,分等,捣,蜜丸,平旦向日吞之。一丸如胡麻大,九日止,令无病。

常用辟温病散方,真珠,肉桂各一分,贝母三分熬之,鸡子白熬令黄黑,三分,捣筛,岁旦服方寸匕,若岁中多病,可月月朔望服之,有病即愈,病患服者,当大效。

虎头杀鬼方,虎头骨五两,朱砂、雄黄、雌黄各一两半,鬼臼皂荚芜荑各一两,捣,筛,以蜡蜜和如弹丸,绛囊贮系臂,男左,女右,家中悬屋四角,月朔望夜半,中庭烧一丸,一方有菖蒲藜芦,无虎头、鬼臼、皂荚,作散带之。

赵泉黄膏方,大黄、附子、细辛、干姜、椒桂各一两,巴豆八十枚,去心皮,捣细,苦酒渍之,宿腊月猪膏二斤。煎三上三下,绞去滓,蜜器贮之,初觉勃色便热,如梧子大一丸,不瘥,又服亦可,火炙以摩身体数百遍,佳,并治贼风,走游皮肤,并良,可预合之,便服即愈也。

单行方术,西南社中柏,东南枝取曝干,末,服方寸匕,立瘥。

又方,正月上寅日,捣女青屑。三角绛囊,贮系户上帐前,大吉。

又方,马蹄木捣屑二两,绛囊带之,男左,女右。

又方,正月朔旦及七月,吞麻子、小豆各二七枚,又各二七枚,投井中,又以附子二枚,小豆七枚,令女子投井中。

又方,冬至日,取雄赤鸡作腊,至立春煮食尽,勿分他人,二月一日,取东行桑根,大如指悬门户上,又人人带之。

又方,埋鹊于圊前。

断温病令不相染。着断发仍使长七寸,盗着病患卧席下。

又方,以绳度所住户中壁,屈绳结之。

又方,密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

又方,取小豆,新布囊贮之,置井中三日出,举家男服十枚,女服二十枚。

又方,桃木中虫屎末,服方寸匕。

又方,鲍鱼头烧三指撮,小豆七枚,合末服之,女用豆二七枚。

又方,熬豉杂土酒渍,常将服之。

又方,以鲫鱼密致卧下,勿令知之。

又方,柏子仁,细辛,?米,干姜三分,附子一分,末,酒服方寸匕,日服三,服十日。

又方,用麦?服?米,干姜,又云麻子仁,可作三种服之。

附方《外台秘要》辟瘟方取上等朱砂一两,细研,白蜜和丸,如麻子大,常以太岁日平旦,一家大小,勿食诸物,面向东立,各吞三七丸,永无疾疫。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肘后备急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肘后备急方》书籍目录
  1. 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肘后备急方》
  2. 治瘴木香丸《苏沈良方》
  3. 治折伤见血《是斋百一选方》
  4. 治障翳诸方《原机启微》
  5. 治折针法《针灸大成》
  6. 治胀满灸刺法《圣济总录》
  7. 治疹论《儿科醒》
  8. 治胀方《宁坤秘籍》
  9. 治疹子发不出《奇方类编》
  10. 治择《圣济总录》
  11. 治怔忡痰厥方《回生集》
  12. 治则治法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13. 治症瘕方《中藏经》
  14. 治则《内经知要》
  15. 治症瘕积聚方《集验方》
  16. 治则《顾松园医镜》
  17. 治症瘕灸法《圣济总录》
  18. 治则《中医基础理论》
  19. 治症秘诀《尤氏喉症指南》
  20. 治则《中医词典》
  21. 治症总要(杨氏)《针灸大成》
  22. 治燥药例《古今医统大全》
  23. 治之要极无失色脉治之极于一《类经》
  24. 治燥门《医学入门》
  25. 治痔《是斋百一选方》
  26. 治脏者治其俞《中医词典》
  27. 治痔《是斋百一选方》
  28. 治脏腑《是斋百一选方》
  29. 治痔《是斋百一选方》
  30. 治脏毒下血方《回生集》
  31. 治痔《是斋百一选方》

《肘后备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