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序
《神农本草》三卷,所传白字书。见《大观本草》。按嘉佑补注序云,所谓神农本经者,以朱字《名医》因神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字。开宝复位序云,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至梁贞白先生陶弘景,乃以别录参其本经,朱墨杂书,时谓明白。据此则宋所传黑白字书,实陶弘景手书之本,自梁以前,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扁鹊,各有成书,魏《吴普》见之,故其说药性主治,各家殊异,后人纂为一书,然犹有旁注,或朱墨字之别,本经之文以是不乱。旧说,本草之名,仅见汉书平帝纪及楼护传,予按艺文志有神农黄帝食药七卷,今本为食禁,贾公彦《周礼》医师疏,引其文,正作食药。宋人不考,遂疑本草非七略中书。贾公彦引中经簿,又有子仪《本草经》一卷,疑亦此也。梁七录有《神农本草》三卷,其卷数不同者,古今分合之异。神农之世,书契未作,说者以此疑经,如皇甫谧言,则知四卷成于黄帝。陶弘景云,轩辕以前,文字未传,药性所主,尝以识识相因,至于桐雷,乃著在于编简,此书当于素问同类,其言良是。且艺文志,农、兵、五行、杂占、经方、神仙诸家,俱有神农书,大抵述作有本,其传非妄,是以《博物志》云,太古书今见存,有神农经、春秋传注,贾逵以三坟为三皇之书,神农预其列。《史记》言,秦始皇不去医药卜筮之书,则此经幸与周易并存。颜之推家训乃云,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皆由后人所羼,非本文。陶弘景亦云,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按嶭综注张衡赋,引《本草经》,太一禹余粮,一名石脑,生山谷,是古本无郡县名;太平《御览》,引经上云,生山谷或川泽,下云生某山某郡,明生山谷,本经文也。其下郡县,《名医》所益,今《大观本》,俱作黑字,或合其文,云某山川谷,某郡川泽,恐传写之误,古本不若此,仲景元化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当之书,世少行用。魏志华陀传,言普从陀学,隋经籍志称《吴普》本草,梁有六卷,嘉祐本草云,普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今广内不复存,惟诸书多见引。据其说药性,寒温五
味最为详悉,是普书宋时已佚,今其文惟见掌禹锡所引,艺文类聚、初学记、后汉书注、事类赋诸书,太平《御览》,引据尤多,足补大观所缺,重是别录前书,因采其文附于本经,亦略备矣。其普所称,有神农说者,即是本经,大观或误作黑字,亦据增其药物,或数浮于三百六十五种,由后人以意分合,难以定之。其药名,有禹余粮、王不留行、徐长卿、鬼督邮之属,不类太古时文,按字书以禹为虫,不必夏禹,其余名号,或系后人所增,或声音传述,改古旧称之致,又经有云,宜酒渍者,或以酒非神农时物,然本草衍义,已据素问,首言以妄为常,以酒为浆,谓酒自黄帝始,又按文选注引《博物志》,亦云杜康作酒,王著与杜康绝交书曰,康字仲宁,或云黄帝时人,则俱不得疑经矣。孔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又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今儒家拘泥耳目,未能及远,不覩医经本草之书,方家循守俗书,不察古本药性异同之说,又见明李时珍作本草纲目,其名已愚,仅取《大观本》,割裂旧文,妄加增驳,迷误后学。予与家凤卿集成是书,庶以辅冀完经,启蒙方伎,略以所知,加之考证,本经云,上药本上经,中药本中经,下药本下经,是古以玉石草木等,上中下品,分卷,而序录别为一卷,陶序朱书云,《本草经》卷上,注云,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论,卷中云。玉石草木三品,卷下云虫兽果菜米合三品,此《名医》所改,今依古为次,又帝王世纪,及陶序,称四卷者,掌禹锡云,按旧本亦作四卷。韩保昇又云,《神农本草》上、中、下、并序录,合四卷、若此,则三四之异以有序录,则《抱朴子》养生要略。太平《御览》所引起神农经,或云问于太乙子,或引太乙子云云,皆经所无。或亦在序录中,后人节去之耳,至其经文或以痒为养,创为疮。淡为痰,注为蛀,沙为砂,兔为菟之类,皆由传写之误,据古订正,勿嫌惊俗也,其辨析物类,引据诸书,本之《毛诗》,《尔雅》,《说文》,方言,《广雅》,诸子杂家,则凤卿增补之力俱多云.
阳湖孙星衍撰。

- 孙序《神农本草经》
- 孙熙宇肢节肿痛痰多呕恶病多梦鬼《孙文垣医案》
- 孙序《华佗神方》
- 孙薇垣内人咳唾红痰《孙文垣医案》
- 孙序《孙文垣医案》
- 孙太太香港脚入腹治验《一得集》
- 孙一奎便方治难症《趣味中医》
-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针灸大全》
- 孙元素春温食复发斑《孙文垣医案》
- 孙思邈进药表还睛丸《明目至宝》
- 孙真人《千金方》论《炙膏肓腧穴法》
- 孙思邈葱管治尿闭《趣味中医》
- 孙真人还睛表《明目至宝》
- 孙思邈·伤寒例论《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孙真人十三鬼穴歌《针灸聚英》
- 孙如亭令政右眼突生白泡二寸余呕吐眩晕(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 孙真人卫生歌《寿世青编》
- 孙某偏枯症治验《一得集》
- 孙真人眼科总理七十二症秘诀《眼科秘诀》
- 孙络溪谷之应《类经》
- 孙真人养生铭《孙真人海上方》
- 孙令君令媳产后谵语发热泄泻(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 孙真人养生铭《寿世青编》
- 孙君孝春温误作阴虚治《孙文垣医案》
- 孙真人养胎论《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孙君锡头痛胸背胀饮食作吐咳嗽《孙文垣医案》
- 孙真人谕眼论《明目至宝》
- 孙华野喉颊车肿《孙文垣医案》
-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针灸大成》
- 孙合溪翁八旬而发寒热咳嗽汗出不止呃呃连声《孙文垣医案》
- 孙真人枕上记《孙真人海上方》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简介
- 邵序
- 张序
- 孙序
- 周序
- 上经(上品)
- 玉石
- 草
- 菖蒲
- 鞠华
- 人参
- 天门冬
- 甘草
- 干地黄
- 术
- 菟丝子
- 牛膝
- 充蔚子
- 女萎
- 防葵
- 柴胡
- 麦门冬
- 独活
- 车前子
- 木香
- 署豫
- 薏苡仁
- 泽泻
- 远志
- 龙胆
- 细辛
- 石斛
- 巴戟天
- 白英
- 白蒿
- 赤箭
- 奄闾子
- 析蓂子
- 蓍实
- 六芝(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
- 卷柏
- 蓝实
- 芎䓖
- 蘼芜
- 黄连
- 络石
- 蒺藜子
- 黄耆
- 肉松蓉
- 防风
- 蒲黄
- 香蒲
- 续断
- 漏芦
- 营实
- 天名精
- 决明子
- 丹参
- 茜根
- 飞廉
- 五味子
- 旋华
- 兰草
- 蛇床子
- 地肤子
- 景天
- 茵陈
- 杜若
- 沙参
- 白兔藿
- 徐长卿
- 石龙刍
- 薇衔
- 云实
- 王不留行
- 升麻
- 青蘘
- 姑活
- 别羁
- 屈草
- 淮木
- 木
- 人
- 兽
- 禽
- 虫鱼
- 果
- 米谷
- 菜
- 中经(中品)
- 玉石
- 草
- 干姜
- 枲耳实
- 葛根
- 括楼根
- 苦参
- 当归
- 麻黄
- 通草
- 芍药
- 蠡实
- 瞿麦
- 元参
- 秦艽
- 百合
- 知母
- 贝母
- 白芷
- 淫羊藿
- 黄芩
- 狗脊
- 石龙芮
- 茅根
- 紫菀
- 紫草
- 败酱
- 白鲜
- 酸酱
- 紫参
- 藁本
- 石韦
- 萆薢
- 白薇
- 水萍
- 王瓜
- 地榆
- 海藻
- 泽兰
- 防己
- 款冬花
- 牡丹
- 马先蒿
- 积雪草
- 女菀
- 王孙
- 蜀羊泉
- 爵床
- 假苏
- 翘根
- 木
- 兽
- 禽
- 虫鱼
- 果
- 米谷
- 菜
- 下经(下品)
- 玉石
- 草
- 附子
- 乌头
- 天雄
- 半夏
- 虎掌
- 鸢尾
- 大黄
- 亭历
- 桔梗
- 莨荡子
- 草蒿
- 旋复花
- 藜芦
- 钩吻
- 射干
- 蛇合
- 恒山
- 蜀漆
- 甘遂
- 白敛
- 青葙子
- 雚菌
- 白芨
- 大戟
- 泽漆
- 茵芋
- 贯众
- 荛花
- 牙子
- 羊踯躅
- 商陆
- 羊蹄
- 萹蓄
- 狼毒
- 白头翁
- 鬼臼
- 羊桃
- 女青
- 连翘
- 兰茹
- 乌韭
- 鹿藿
- 蚤休
- 石长生
- 陆英
- 荩草
- 牛扁
- 夏枯草
- 芫华
- 木
- 兽
- 虫鱼
- 果
- 米谷
- 菜
- 未详
- 《本草经》佚文
- 附:吴氏本草十二条
- 附:诸药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