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简介

《神农本草经》书籍目录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早着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三卷”。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

神农,古传说中“三皇”之一,传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书名冠以神农为尊古之风的假托。现行本为清孙星衍、孙冯翼辑。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又字渊如,清代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第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等,一生博览群书,贯通经史、训诂、诸子、医药,除辑本书外,尚有《素女方》、《秘授清宁丸方》、《服盐药法》等著,于古代医籍整理多有贡献。

书凡3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立为3卷分别论述。卷1为“上经”,论“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卷2为“中经”,论“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赢者,本中经”。卷3为“下经”,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为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研究中药和方剂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首先,在药学方面,所论365种药物的疗效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创立了药有“四气”、“五味”的理论,和药分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方法,并反映了部分化学知识。其次,在方剂学方法,指出药可单用亦可组方配用,创立了药物之间“七情合和”理论和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总结了丸、散、汤、酒、膏等基本剂型。再次,在用药方面,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

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国药学的诞生。后世对它进行注释、补充,形成了众多的本草文献。较早的有汉魏之际的补注本《《名医》别录》、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494),后有明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疏》(1625),清代张志聪撰《本草崇原》(1663)、徐大椿撰《《神农本草》百种录》(1736)、邹澍撰《本经疏证》(1837),今有尚志钧著《《神农本草》校点》(1981)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神农本草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神农本草经》书籍目录
  1. 《神农本草经》简介《神农本草经》
  2. 《神农本草经》《中医词典》
  3.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医词典》
  4. 《神农本草经》《中医词典》
  5.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医词典》
  6. 《神农本草经》《中国医学通史》
  7. 《神农本草经读》《中医词典》
  8. 《神灸经纶》《中医词典》
  9. 《神农本草经读》《中医词典》
  10. 《神灸经纶》《中医词典》
  11. 《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中医词典》
  12. 《深师》七气汤《医方考》
  13. 《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中医词典》
  14. 《摄生纂录》《中医词典》
  15. 《神农本草经赞》《中医词典》
  16. 《摄生纂录》《中医词典》
  17. 《神农本草经赞》《中医词典》
  18. 《摄生众妙方》《中医词典》
  19. 《神仙传》《中医词典》
  20. 《摄生众妙方》《中医词典》
  21. 《神仙传》《中医词典》
  22. 《摄生要义》《中医词典》
  23. 《神衣本草经》等反映的药物成就《中国医学通史》
  24. 《摄生要义》《中医词典》
  25. 《神应经》《中医词典》
  26. 《摄生消息论》《中医词典》
  27. 《神应经》《中医词典》
  28. 《摄生消息论》《中医词典》
  29. 《沈氏经验方》《中医词典》
  30. 《摄生三要》《中医词典》
  31. 《沈氏经验方》《中医词典》

《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