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人形第六
玉枕 二穴,在络却后七分半侠脑卢旁一寸三分,入发际三寸,灸三壮。主头重如石,目痛如脱,不能远视。
背人形第六图(图)
天牖 二穴,在白骨穴下发际宛宛中,灸三壮。主瘰 寒热,颈有积气,暴聋,肩中痛,头风目眩,鼻塞不闻香臭。
神堂 二穴,在五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灸三壮。主肩背连胸痛不可俯仰,腰脊急强,逆气上攻,时复噎也。
命门 一穴,在十四椎节下间,微俯而取之,灸三壮。主身热如火,头痛如破,寒热疟,腰腹相引痛。
白环俞 二穴,在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灸三壮。主腰脊急强不能俯仰,起坐难,手足不仁,小便黄,腰尻重不举也。
承扶 二穴,在尻臀下衡文中,灸三壮。主腰脊尻臀股阴寒痛五肿,痔疾泻鲜血,尻椎中肿。大便难,小便不利。

- 背人形第六《黄帝明堂灸经》
- 背人形第九《黄帝明堂灸经》
- 背人形第七《黄帝明堂灸经》
- 背人形第二《黄帝明堂灸经》
- 背人形第三《黄帝明堂灸经》
- 背人形第二《黄帝明堂灸经》
- 背人形第三《黄帝明堂灸经》
- 背人形第八《黄帝明堂灸经》
- 背人形第四《黄帝明堂灸经》
- 背热如火秘方《华佗神方》
- 背人形第五《黄帝明堂灸经》
- 背曲肩随《中医词典》
- 背人形第一《黄帝明堂灸经》
- 背面穴道证治《灸法秘传》
- 背人形第一《黄帝明堂灸经》
- 背偻候《诸病源候论》
- 背上《医学见能》
- 背偻《中医词典》
- 背上九处不可病痈《外科理例》
- 背疽肿漫寻头灸法《外科精要》
- 背生人头秘方《华佗神方》
- 背疽其源有五《集验背疽方》
- 背腧《黄帝内经·灵枢》
- 背疽夹青《外科传薪集》
- 背腧《灵枢悬解》
- 背疽方总论《集验背疽方》
- 背腧穴《中医词典》
- 背疽(外科理例 下)《古今医统大全》
- 背腧诸经心痛《中医词典》
- 背疽《外科理例》
- 背痛《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