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治春夏温热病诸方

《小品方》书籍目录

茅根汤,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 者方。

茅根 葛根(各切半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 止则停。

治温病热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热蕴结不散,变 者方。

单煮梓皮,稍稍饮之佳。温病积饮冷,冷结胃中,热入肾中,变壮热大 者,服梓皮温得止也。夫肾中有热者,病瘥后,足心皮喜剥脱去,头发秃落,是其证也。

茅根橘皮汤,治春夏天行寒毒伤于胃,胃冷变 方。

白茅根(切,一升) 橘皮(三两) 桂心(二两) 葛根(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服三合,数连服之,尽复合, 止乃停耳。微有热减桂一两。

知母解肌汤,治温热病头痛,骨肉烦疼,口燥心闷者;或者夏月天行毒,外寒内热者;

或已下之,余热未尽者;或热病自得痢,有虚热烦渴者方。

麻黄(二两,去节) 知母(三两) 葛根(三两) 石膏(三两,碎,裹) 甘草(二两,炙)

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若已下及自得下,虚热未歇者,除麻黄,加知母、葛根,病热未除因梦泄者,可除麻黄加白薇人参各二两则止。忌海藻菘菜

葛根橘皮汤,治冬温未即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出,肌中斑烂瘾疹如锦纹而咳,心闷呕,但吐清汁,宜服此汤则静方。

葛根(二两) 橘皮(二两) 杏仁(二两,去尖皮及两仁) 麻黄(二两,去节) 知母(二两) 黄芩(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呕闷吐当先定,便且消息。忌海藻菘菜

治温毒发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大疫难救,黑奴丸方。

麻黄(三两,去节) 大黄(二两) 芒硝(一两,别下) 黄芩(一两) 釜底墨(一两,研入)

上七味,捣末,用蜜和如弹子大,新汲水五合,研一丸服之。若渴但与水,须臾当寒,寒讫便汗,则解。日移五丈不觉,更服一丸。此治六日胸中常大热口噤,名坏病,医所不治,服

治天行,若已五六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大黄汤方。

大黄(半两) 黄连(半两,去毛) 黄柏(半两) 栀子(半两,擘)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六七沸,纳豉一升,葱白七茎,煮取三升,分三服。此许推然方,神良。又治伤寒已五六日,头痛壮热,四肢烦疼,取汗,并宜老小。忌猪肉、冷水。

正朝屠苏酒法,令人不病温疫。

大黄(五分) 川椒(五分) 术 桂(各三分) 桔梗(四分) 乌头(一分) 菝(二分)

七物细切,以绡囊贮之,十二月晦日正中时,悬置井中至泥,正晓拜庆前出之,正旦取药置酒中,屠苏饮之于东向。药置井中能迎岁,可世无此病,此华佗法。武帝有方验中,从小至大,少随所堪,一人饮一家无患,饮药三朝。一方有防风一两。

屠苏酒,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

造法∶用赤术、桂心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 五钱,蜀椒桔梗、大黄五钱七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家东向,从少至长,次第饮之,药滓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小品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小品方》书籍目录
  1. 治春夏温热病诸方《小品方》
  2. 治吹乳药方《达生编》
  3. 治唇病方《集验方》
  4. 治吹奶《是斋百一选方》
  5. 治唇上身疔毒《回生集》
  6. 治疮疹黑陷《儒门事亲》
  7. 治腠理不密,易致感冒《是斋百一选方》
  8. 治疮疹不透《是斋百一选方》
  9. 治猝泻鲜血方《回生集》
  10. 治疮疹,欲发及已发而陷伏者《苏沈良方》
  11. 治猝魇寐不寤灸法《圣济总录》
  12. 治疮药《是斋百一选方》
  13. 治猝中五尸灸法《圣济总录》
  14. 治疮疡各症附方《外科枢要》
  15. 治寸白虫《是斋百一选方》
  16. 治疮须分补泻《外科理例》
  17. 治寸白虫方《普济本事方》
  18. 治疮无头者《儒门事亲》
  19. 治错杂之邪《女科证治准绳》
  20. 治疮秘方《冷庐医话》
  21. 治搭手《回生集》
  22. 治疮门《医学入门》
  23. 治打扑伤损《是斋百一选方》
  24. 治疮脉诀《外科理例》
  25. 治打扑伤损《是斋百一选方》
  26. 治疮久不愈者《儒门事亲》
  27. 治打扑伤损《是斋百一选方》
  28. 治疮疥甚者。《苏沈良方》
  29. 治打扑伤损,或刃伤血不止,及破伤风《是斋百一选方》
  30. 治疮疥,风疹《是斋百一选方》
  31. 治打扑伤损骨折《是斋百一选方》

《小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