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科

《丹台玉案》书籍目录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则疮疡之疾.非外得也.而昔人列之为外科者.以形症在外.非若之乎.疮疡之中.疽为甚.而大疔之毒.尤甚于痈疽.故治大疔者.十活其一二.治疽者.十活其五六.治痈者.十活其八九.惟毒有浅深.故治有难易耳.然何以辨其痈疽大疔哉.亦视其肿之高下.地之广狭.脉之浮沉而已.盖痈者.壅之义也.气血为毒所壅瘀而不行.故发而为痈.其初发之时.必洒淅恶寒.而身微热.多生于背与顶.在背之上部.或左或右.为上搭手.在背之下部.或为正发.生于脑后者.为对口.比之上下搭手.尤为毒也.凡痈皆掀然热而肿高.其势易大.其根不甚深.从乎阳也.疽者沮之义也.气血为毒所阻滞而不行.故发而为疽.其初发之时.亦洒淅恶寒.先觉麻痒如 之状.按之内实.手推不能动.多发于背腰肩隅之间.及小腹胸傍.其发股足之间者.名附骨疽.凡疽皆肿不甚高.势不易大.而其根反深.惟发于背心及股者.为至重.乃五脏所发.从乎阴也.疔者.丁之似也犹钉之在木.拔之不能出.摇之不能动.其根至深.其毒至甚.其头至硬.其初发之时.反不知痛痒.但不觉麻木.外虽如麻.里则如瓜.及其势甚.则痛苦异常.应心入胆.而不可忍乃五脏六腑所发之火. 炼已久.并合于一处.而生疔者.多见于面部骨节之间.而究其毒之所从来.多由于饮食服饵之中.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凡肥甘浓味.炙爆煎熬之物.最能助火.嗜味之人.恣供口腹.醉之以酒.劳之以色.脾土于是乎燥烈.肾水于是乎枯竭.积之既久.留于五脏.布于六腑.火郁而不散.乘其气血所虚之处.而发之根抵于内.而烦炽于外.其毒甚于鸠鸟.试割其肉.以饲鸡犬.立见其毙.此大疔之所以多死也.若夫似疔而非疔者.则俱以肿毒治之.而无大害.然三者之脉.何以辨之.盖浮而数者毒瓦斯在表.故知其为痈.沉而数者.毒瓦斯在里.故知其为疽.若沉而又滑.数而弦急者.必疔也.此皆有形之可见者.虽其治有难易.犹可因其症而施之.至于肠痈.腹痈.肺痈之类.皆为内痈.其状与 瘕痞癖无异.苟或以为内科之症.而进以削坚破结之剂.所治非其所忍.几何而不殒人之命也.大法疮疡之在外者.初发无如一灸.艾烟一透.其毒立效.若延至六七日.则不可灸矣.毒之浅者点之.毒之深者决之.毒之尤深而针刀所不及者.则烙之.未成毒脓.则用化毒.既成脓.则用托里.此外在人之临症机变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丹台玉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丹台玉案》书籍目录
  1. 疮疡科《丹台玉案》
  2. 疮疡科《中医词典》
  3. 疮疡麻木《中医词典》
  4. 疮疡看法《外科选要》
  5. 疮疡面赤不得攻下《外科理例》
  6. 疮疡灸法《中医词典》
  7. 疮疡内托法《中医词典》
  8. 疮疡疥癣证《明医指掌》
  9. 疮疡内消法《中医词典》
  10. 疮疡解表法《中医词典》
  11. 疮疡呕逆《外科理例》
  12. 疮疡解《四圣心源》
  13. 疮疡呕吐《中医词典》
  14. 疮疡兼目疾论《银海指南》
  15. 疮疡清热法《中医词典》
  16. 疮疡和营法《中医词典》
  17. 疮疡生胬肉《中医词典》
  18. 疮疡行气法《中医词典》
  19. 疮疡疏通法《中医词典》
  20. 疮疡关节《中医词典》
  21. 疮疡四肢厥逆《中医词典》
  22. 疮疡烦躁《中医词典》
  23. 疮疡随经用药《中医词典》
  24. 疮疡发痉《保婴撮要》
  25. 疮疡温通法《中医词典》
  26. 疮疡发痉《中医词典》
  27. 疮疡小便不利《中医词典》
  28. 疮疡发寒热《中医词典》
  29. 疮疡阳气脱陷《中医词典》
  30. 疮疡大便泄泻《中医词典》
  31. 疮疡隐括关键处治之法《外科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