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第十)

《经验麻科》书籍目录

鼻红弄舌,牙有鲜血者,须用石膏栀子、笋根,能清脾胃之热,再加茅根煎汁。如便血、吐血不止者,解毒汤中加犀角、鲜地黄。烦渴作泻者,猪苓汤黄连花粉石膏干呕者,解毒汤。呕不止者,陈皮竹茹、石膏。下痢不止者,黄连猪苓泽泻滑石甘草。或滞后重,黄芩枳壳木通桔梗升麻、叭杏、六一散栝蒌仁。疹后气急咳嗽,连声不绝者,加栝蒌仁、苏子桑皮枳壳桔梗麦冬,最用葶苈、冬花极妙,如若喘重者,麦冬清肺饮为宜。

清肺饮清肺饮中又二冬,甘桔石膏杏仁同,二母要求大力子,兜铃加上肺气通。

后壮热不退,发为搐搦,烦躁不宁,此心脾不宁也,宜四物汤山栀麦冬甘草木通,或下安神丸

疹后虚烦不得眠,竹叶石膏汤陈皮、麦冬。

疹后毒瓦斯攻内,循衣摸床,谵语神昏,丧珠者死。

疹后泻久不止,而变惊风者死。

疹后咳嗽连声不绝,而口哑者死。

疹见发不透而颈项肿硬者死。

疹见牙疳肿烂,唇齿肉落者死。

疹没后下痢不食,兼赤白口噤者死。

疹回后壮热,昼夜不退,身瘦弱者死。此因初起失表,毒火不能尽出,急宜表药与解毒治之。

疹出四五日不收者,内有热毒,清利治之,则热自解,疹已消回后,禁忌风寒湿水,否则必致咳嗽不休。

四十九日内余毒未除,肺虚咳嗽,下汗如雨,头汗如蒸,全身浮肿,宜用此方∶麦冬、冬花、知母橘红百合百部阿胶(面粉炒)、沙参贝母钩藤枇杷叶榧子、兜铃、栝蒌仁。

疹若回后,如见发热,每渴用绿豆芝麻炒米和煎茶饮,切不可饮寒水,更宜生津解热而止渴,或用白虎汤代之亦可。

疹后二十日之后,其毒不解,邪火拂郁,浑身发热,昼夜不退,发枯肌燥,渐成疳瘵,宜清热除疳丸主之。

清热除疳丸∶清热除疳又黄连,归芎胆草陈干蟾,发枯肤痒成疳瘵,加上君子治五疳,再加笋荟共为末,神曲糊丸米汤下。

如浑身壮热未至瘦弱,但每烦躁搐搦不宁,此热在于心肝二经,以当归养血汤、黄连安神,间而服之。

当归养血汤∶后壮热每烦躁,定知心脾有火熬,四物汤中除芍药,安神养血须医早,枇杷麦冬栀子入,灯竹木通甘草高,假如气结连声嗽,桔梗蒌仁不可少,天门麦冬入口消,知母枳壳天花炒,若似气急耸肩嗽,血退场门鼻面色焦,若非泻肺终难治,二冬二母与甘草,桔梗杏仁葶苈,兜铃糯米带甘草。

疹后咳嗽气喘,连声不住,此乃毒瓦斯流于肺,肺叶焦而动也。如胸前凸起,龟背直从而喘急,血出鼻掀,握手摆头,面青色或白枯者,皆不治之症,如胸前不动用麦冬清肺饮治之。

疹后牙疳红肿者,宜服清胃饮

升麻(二钱) 川连(一钱) 丹皮(二钱) 生地(二钱) 胃烂加生知母(二钱) 生石膏(三两) 清胃饮合加荆芥(一钱) 大力(二钱) 玄参(二钱) 生甘草(一钱) 桔梗(二钱),疹回后杂症,或前或后,稍为加减酌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经验麻科》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经验麻科》书籍目录
  1. 《经验麻科》
  2. 《中医词典》
  3. 后跋《性命要旨》
  4. 瘊子《奇效简便良方》
  5. 后跋《慎柔五书》
  6. 瘊子《中医词典》
  7. 后病《中医词典》
  8. 猴枣《中药学》
  9. 后不利《中医词典》
  10. 猴头《食物疗法》
  11. 后蹬《中医词典》
  12. 猴狲疳《中医词典》
  13. 后顶《中医词典》
  14. 猴肾细胞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5. 后顶《针灸学》
  16. 猴肉《饮膳正要》
  17. 后顶(一名交冲)《针灸大成》
  18. 猴经《冷庐医话》
  19. 后发际《中医词典》
  20. 猴姜《本草分经》
  21. 后发际旁行凡五穴《经穴汇解》
  22. 猴姜《玉楸药解》
  23. 后饭《中医词典》
  24. 猴骨《中药炮制》
  25. 后关《中医词典》
  26. 猴病毒40《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7. 后记《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8. 喉阻塞《耳鼻咽喉外科学》
  29. 后记《余无言医案》
  30. 喉阻塞《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31. 后记《集思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