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痛三

《口齿类要》书籍目录

齿者肾之标,口者肾之窍。诸经多有会于口者,齿牙是也。徐用诚先生云∶齿恶寒热等症,杂之邪,与外因为患。治法∶湿热甚而痛者,承气汤下之,轻者清胃散调之;大肠热而龈肿痛者,清胃散治之,重则调胃丸清之;六郁而痛者,越鞠丸解之;中气虚而痛者,补中益气汤补之;思虚伤脾而痛者,归脾汤调之;肾经虚热而痛者,六味丸补之;肾经虚寒而痛者,还少丹补之,重则八味丸主之;其属风热者,独活散;大寒犯脑者,血芷散;风寒入脑者,羌活附子汤。病症多端,当临症制宜。

治验

宗伯毛三江,胃经虚热,齿牙作痛,用补中益气加熟地丹皮茯苓芍药寻愈。

廷尉张中梁齿动,或用清胃散,肢体倦怠,饮食少思,牙齿作痛。余曰∶此脾肾亏损,用安肾丸补中益气汤兼服。外用羌活散而愈。或牙根溃烂,如喜寒恶热者,乃胃血伤也,用清胃散。若恶寒喜热者,胃气伤也,用补中益气汤

杨考功齿动作渴,属脾胃虚弱,阴火炽甚,用补中益气加酒炒黑黄柏四剂,又服加减八味丸,诸症顿愈。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愈。

王侍御齿摇龈露,喜冷冻饮料食,此胃经湿热。先用承气汤以退火,又用清胃散以调理而齿固。继而用六味丸以补肾水,羌活散以祛外邪,而寻愈。

王吏部。患齿痛,或用祛风等剂,更加寒热体倦,懒食欲呕。彼以为火盛。余曰∶病因元气不足,前药复伤。遂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元气复而诸症愈。

郭职方善饮,齿痛腮颊 肿。此胃经湿热,用清胃散加干葛、荆、防而愈。

郑吏部仲冬牙痛连脑,此肾经风寒所犯。用羌活附子汤一服即愈。此症不问冬夏,肾虚者多患之,急用此药可瘳,缓则不救。

朱工部午后有热,遇劳遗精,甚齿即痛。此脾肾虚热。先用补中益气送六味丸,更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党吏部齿根肿痛, 连 颊。此胃经风热,用犀角升麻汤即愈。

表兄颜佥宪牙痛,右寸后半指脉洪而有力。余曰∶此大肠积热,当用寒凉之剂。自泥年高,服补阴之药,呻吟彻夜。余与同舟赴京,煎凉膈散加荆、防、石膏,与服一钟即愈。

大尹余时正素善饮,齿常浮痛,腹痛作泻。此酒积伤脾。食后用清胃散,食前解醒汤而膳部钟复斋,每劳心则齿缝胀而不能咀嚼,此元气虚弱。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更用十全大补汤,虽劳不作。

儒者柴济美善饮,牙蛀不生,或时作痛,用桃仁承气汤二剂,又以清胃散加山栀葛根

●男子晡热内热,牙痛龈溃,常取小虫,此足三阴虚火,足阳明经湿热。先用桃仁承气汤二剂,又用六味地黄丸而愈。

●男子患齿痛,饮食难化,大便不实。此脾肾不足。用还少丹而愈。

●男子每足发热,牙即浮肿。此足三阴虚火。用加减八味丸,而不复作。

●男子齿浮作痛,耳面黧色,口干作渴,日晡则剧。此脾虚弱也。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妇人因怒齿痛,寒热作呕,用清胃等药益甚。此肝火伤胃,寒药复伤。用六君子加芍

●妇人胃中嘈辣,甚则热痛,后患齿痛。此胃火生痰也。用二陈加芩、连下越鞠丸而瘳

●妇人发热齿痛,日晡益甚,月水不调。此脾经血虚所致。用逍遥散升麻寻愈。后因怒复痛,仍以前药加川芎而痊。

●妇人因怒,牙痛寒热。用小柴胡加芎、归、苓、术、山栀而疼痛止,用加味逍遥散,荆妇每产后,齿根皆动,必逾日乃止。后复怀妊,临月时,立斋翁偶至,言及此症,留十全大补汤二剂,令产后煎服,齿不复动矣。果如言,愚奇其神异,敢缀数言,附之卷末。后有作者,皆得观法焉,则先生之德,垂之永久矣。后学吴江史羊生顿首谨书。

貌云叔父芝岩先生,齿根浮肿,痛不可忍,命貌求治于立翁先生。翁曰∶此痛龈浮而不动,属于坤土,乃足阳明脉所贯络也,因胃有湿热故尔。用清胃散加山栀、玄参进一服,应手而瘥。貌谨记其梗概,以附医录,将俾后之学医者,有所准则云。嘉靖丁未仲秋,晚眷生郁貌顿首拜书。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口齿类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口齿类要》书籍目录
  1. 齿痛《口齿类要》
  2. 齿痛《新修本草》
  3. 齿痛《幼幼新书》
  4. 齿痛《中医词典》
  5. 齿痛《证治准绳·幼科》
  6. 齿挺候《诸病源候论》
  7. 齿痛《普济方·针灸》
  8. 齿挺出及脱落方五首《外台秘要》
  9. 齿痛《症因脉治》
  10. 齿挺《中医词典》
  11. 齿痛《金匮翼》
  12. 齿疼秘方《华佗神方》
  13. 齿痛《丹溪治法心要》
  14. 齿疼方六首《外台秘要》
  15. 齿痛《金针秘传》
  16. 齿袒《中医词典》
  17. 齿痛《校注医醇剩义》
  18. 齿疏《中医词典》
  19. 齿痛《针灸素难要旨》
  20. 齿舌症脉候《类证治裁》
  21. 齿痛《药症忌宜》
  22. 齿舌症论治《类证治裁》
  23. 齿痛《灸法秘传》
  24. 齿舌脉案《类证治裁》
  25. 齿痛方一十一首《外台秘要》
  26. 齿伤《寿世保元》
  27. 齿痛风龋候《诸病源候论》
  28. 齿伤《中医词典》
  29. 齿痛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30. 齿腮肿痛口角流涎《经验麻科》
  31. 齿痛候《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