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味甘,性温,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暖补脾精,温滋肝血。
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木中温气,化火生神,人身之至宝。温气亏损,阳败血寒,最宜此味。功与龙眼相同,但血热宜龙眼,血寒宜荔枝。木郁血热,火泄金燔者,食之则龈肿鼻衄,非所当服。
干者味减,不如鲜者,而气质和平,补益无损,不至助火生热,则大胜鲜者。其功生津止渴,悦色益颜,发痘消疮,治肿疔、瘰疬、赘瘤之类。

- 荔枝《玉楸药解》
- 荔枝《本草纲目》
- 荔枝《饮膳正要》
- 戾气《中医词典》
- 荔枝《海药本草》
- 戾(lì利)《中医词典》
- 荔枝《本草衍义》
- 戾《中医名词词典》
- 荔枝《饮食须知》
- 疠症总论《解围元薮》
- 荔枝《本草求真》
- 疠痈《外科心法要诀》
- 荔枝《本经逢原》
- 疠痈《中医名词词典》
- 荔枝《得配本草》
- 疠疡类症《疠疡机要》
- 荔枝《本草乘雅半偈》
- 疠疡风《中医词典》
- 荔枝《滇南本草》
- 疠气《中医基础理论》
- 荔枝(《本草拾遗》)《中医饮食营养学》
- 疠风自汗盗汗《中医词典》
- 荔枝〈微温〉《食疗本草》
- 疠风证《明医指掌》
- 荔枝茶《茶饮保健》
- 疠风小便不利《中医词典》
- 荔枝膏《饮膳正要》
- 疠风头目眩晕《中医词典》
- 荔枝核《药笼小品》
- 疠风痰喘《中医词典》
- 荔枝核《中药炮制》
《玉楸药解》
- 自叙
- 卷一
- 草部
- 卷二
- 木部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