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附录验方四则

《伤科方书》书籍目录

三合济生丸 专治四时不正之气.头疼身热.腹痛胀闷.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四肢厥冷.绞肠痧气.伤寒伤暑.伤食疟痢诸症.每服一钱.重症加倍.舌苔白者.用藿香汤.下黄者.用荷叶汤.下寒重用姜汤下.吐泻转筋.用丸四服.加生姜灶心土.煎服.忌食米粒.此方历年合药施送.活人甚多.而需费甚少.务望诸方善士.或合药或刻方广为施送.则费小而功极大矣.方列于左.

川浓朴(六两五钱) 姜汁乌药(二两) 枳壳(三两五分) 羌活(四两) 广藿香(七两) 木瓜(一两三钱) 紫豆蔻(二两) 茅术(三两) 半夏(四两五钱) 苏叶(七两) 香茹(二两) 草果(二两) 赤苓(六两) 香附(三两) 桔梗(二两五钱) 甘草(三两) 茯苓(二两) 川芎(三两) 白术(一两五钱) 檀香(一两) 陈皮(六两五分) 防风(三两) 木香三两(六钱) 柴胡(八钱) 白芷(五两) 神曲(五两) 砂仁(三两) 以上药料.须拣选明净.同研为细末.用薄荷茶叶大腹皮.熬汁米汤一碗法丸.朱砂为衣.每丸重七分.晒干收入小口瓷瓶.不可泄气为要.

跌打损伤膏验方 生地薄荷独活赤芍川芎.川羌.连翘. 以上每味各一两. 香附荆芥当归防风桃仁米仁青皮.加皮.丹皮杜仲.川柏.元胡白芍白芷牛膝红花.鲜皮.木通苏木木瓜甘草浓朴苏梗枳实枳壳秦艽川断.黄 .甘松三棱山奈元参刘寄奴骨碎补去毛.

以上每味各六钱.外加铅粉七十二两 炒黄色.用上等好麻油十斤.以上各药.先浸两三日.后入锅煎熬.去渣.再入铅粉.用桑枝搅匀.扇至烟尽候冷.浸水中愈陈愈妙.

又末药方 摊膏时临用.加入每油一斤.加放药末(一两) 肉桂(一两) 制乳香(二两) 制没药(二两) 血竭(一两)龙骨(一两) 丁香(一两) 以上共研极细末.收藏瓷瓶内听用.升每遇疯气.贴以此膏.较市上所售之万应膏.功效尤捷.

秘制朱砂膏 专治疔疮疽.对口发背.颈项一切无名恶毒均效. 松香一斤.葱水煮麝香五分. 如嫌麝香贵.可另改加入八将散冰片(五分) 制乳香(五钱) 制没药(五钱) 樟脑(三两五钱) 银朱(一两) 漂朱砂(二钱) 研漂蓖麻子肉(五两)杏仁(一百五十粒.去皮尖) 明雄黄(二钱) 全蝎(二钱五分) 葱水洗.各为细末.打数千捶为膏.瓷罐收贮.临用时隔水炖软.入平常油纸膏药上.贴之当看疮形之大小.酌量用之.

八将散古方 治痈疽大毒.拔脓去腐.生肌等症. 川五 (一两六钱) 焙研川雄黄(三钱) 水飞冰片(五分) 蜈蚣(七条去钳足.炙净一钱二分) 全蝎(十个.漂净去尾炙末净七分) 麝香(五分) 山甲(十片) 炙净(二钱) 蝉蜕(二十个.去头足) 焙研净七分.各研细末.和匀再研细末.瓷瓶收贮.

按附录验方.乃敝典施送方药.垂已念余年.颇为灵验.特附于末.以望诸善士广传为幸.升寄居余杭同和典录.

中华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孟秋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科方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科方书》书籍目录
  1. 验方四则《伤科方书》
  2. 验方妙用《重订广温热论》
  3. 验肺痈法《医门补要》
  4. 验方《重订广温热论》
  5. 验坟内及屋下攒殡尸《洗冤集录》
  6. 验方《重订囊秘喉书》
  7. 验骨《洗冤集录》
  8. 验二便论《伤寒大白》
  9. 验黑陷《冯氏锦囊秘录》
  10. 验二便《医述》
  11. 验虎口法《慈幼便览》
  12. 验二便《医述》
  13. 验坏烂尸《洗冤集录》
  14. 验耳目口鼻歌诀《冯氏锦囊秘录》
  15. 验经色症《女科秘要》
  16. 验耳《冯氏锦囊秘录》
  17. 验颈项《冯氏锦囊秘录》
  18. 验儿体可种不可种《儿科萃精》
  19. 验口唇论《伤寒大白》
  20. 验痘疑似歌括《冯氏锦囊秘录》
  21. 验痨病有虫否《奇效简便良方》
  22. 验痘要略《冯氏锦囊秘录》
  23. 验邻县尸《洗冤集录》
  24. 验痘吉凶诸候《冯氏锦囊秘录》
  25. 验颅囟《医述》
  26. 验痘出稠密吉凶诀《疡医大全》
  27. 验麻色吉凶《麻科活人全书》
  28. 验痘变症死候《冯氏锦囊秘录》
  29. 验苗诀《疡医大全》
  30. 验唇口《冯氏锦囊秘录》
  31. 验膜《中医词典》

《伤科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