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左右共十八穴)
手少阴心经图(图)
【心脏之图】
心脏之图(图)
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窍,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所谓膻中也。
手少阴经心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统一身之血,主藏神,以膻中为腑,与小肠为表里。其母肝木,其子脾土。其克肺金,其贼肾水。其时夏,其色赤,其脉洪而钩,其位南,其卦为离,其音征,其恶热,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华面,其液汗 其声笑。在五行属火。其经多气而少血,午时气血注此。其形如未放莲花,中有七孔三毛。
又有云∶其象尖长扁圆,其色黑赤黄,其中窍数多寡各异。其外候窍通于舌,重十二两,盛精汁三合,居肺下膈上,附着于脊之第五椎,有四系;一系上通于肺;一系循脊从左透膈而通于肝;一系循脊近右没透于脾∶一系入肺两大叶间,由肺叶而下,曲折后向,正连脊膂细络,贯脊髓,与肾相通。于七节之间,而诸脏系皆于此而通于心,而心亦于是而通于诸脏。其不足则忧,其有余则笑不休。其平脉洪,其贼脉沉。其死壬癸曰。其畜羊,其谷黍。上为荧惑星。
其见证也,消渴,两肾内痛,后廉腰背痛,浸淫善笑,善惊善忘,上咳吐,下气泄,眩仆身热,腹痛而悲。忧愁思虑则伤心。实则梦忧惊恐怖,虚则梦烟火焰明。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酸胜苦。苦走血,血病毋多食苦。多食咸,则脉凝位而变色。
其经之脉,受足太阴之交,起于心中,循任脉之外,属心系下膈,当脐二寸之分,而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其直者,复从心系直上,至肺脏之分,出循腋下,抵极泉;自极泉下循 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两经之后,历青灵穴,下时内廉,抵少海,手腕下踝为兑骨。自少海而下,循臂内廉,循历灵道、通里,至掌兑骨之端,循阴、神门,入掌内廉至少府,循小指端之少冲穴而终,以交于下太阳经。又由少泽、前谷、后溪而上行也。
【心经诸穴歌】
手少阴九穴成,极泉青灵少海深,自灵道通里而达,过阴 神门而迎,抵于少府少冲可寻。
【又分寸歌】
少阴心起极泉中,腋下筋间脉入胸(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青灵肘上三分取(时举臂取之),少海肘后端五分(肘内廉节后大骨外,出肘端五分,屈肘向头得之),灵道掌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同,阴 腕后方半寸,神门掌后兑骨隆,少府节后劳宫直,小指内侧取少冲。

- 手少阴心经(左右共十八穴)《经络汇编》
- 手少阴心经(左右凡十八穴)《经穴汇解》
- 手少阴心经(左右手及臂凡一十八穴)《金针秘传》
- 手少阴心经《子午流注针经》
- 手少阴心经八穴《备急千金要方》
- 手少阴心经《针灸聚英》
- 手少阴心经病《中医词典》
- 手少阴心经《针灸神书》
- 手少阴心经步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 手少阴心经《针灸神书》
- 手少阴心经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 手少阴心经《秘传眼科龙木论》
- 手少阴心经脉歌《万病回春》
- 手少阴心经《脉诀汇辨》
- 手少阴心经配合四十五法《针灸神书》
- 手少阴心经《普济方·针灸》
- 手少阴心经图《经络考》
- 手少阴心经《中医基础理论》
- 手少阴心经图《医学指归》
- 手少阴心经《中医词典》
- 手少阴心经穴《中医词典》
- 手少阴心经《圣济总录》
- 手少阴心经穴《类经图翼》
- 手少阴心经《中医名词词典》
- 手少阴心经穴《重楼玉钥》
- 手少阴心及臂.凡十八穴《经穴汇解》
- 手少阴心经穴歌《针灸大成》
- 手少阴郄《中医词典》
- 手少阴心经穴图《古今医统大全》
- 手少阴气绝《中医词典》
- 手少阴心经穴图及歌括《金针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