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之机、琼瑶之论五十三法

《针灸神书》书籍目录

盖诸经中者,玄者最玄,妙者最妙。虽为医儒九流圣哲之人,高唱越人得死还生,推针、破肠、泻心,华佗刮骨疗毒,李中孝察色听声,王叔和专诊其脉,张仲景调理四时伤寒,秋夫疗鬼,王纂针腰,孙真人作下千金之方,伊芳尹作济生之术。人有四百四病,药有八百八般,各有以源道,内有六陈、十八反,有炮 、炙炼,分两君臣。皆由手呼吸,全凭针灸补泻之法。针有揭山之方,药有神效之功。

夫针者,修教神通古法,通三才之妙,如神起死回生。神农、黄帝、扁鹊知恩,刘高祖有德之君。夫轩辕黄帝道人,全凭针灸补泻之功,戊年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其年赤马口中衔铁,端坐十二条针。

第一条针,名曰青龙针也,长一尺二寸,按一年十二月也。

第二条针,名曰白虎针也,长九寸、按金、木、水、火、土、太阴、月孛罗计九星也。

第三条针,名曰丧门针也,长八寸,按干、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也。

这三条针,世间多有不会此针,乃神仙所用也。这针,针山山崩,针地地裂,针海水逆流,针人枯骨还更生,周文王因此禁了这三条针也。后留九针在世间与人使用。

一 针 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其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此。

二员针 其身圆,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分气满,宜此。

三 针 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宜此。

四锋针 两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

五 针 一名破针,末如剑锋,广二寸半,长四寸。破肿,出脓血。

六员利针 尖如毫,且员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癖。

七毫针 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

八长针 锋加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奏之间者。

九燔针 一名 针,长四寸,风虚合于骨解皮肤之间者。

这九针,上按着五星,下按着四时。五星者,金木水火土是也。四时者,春夏秋冬是也。

这针,又按着皮、肉、脉、筋、五音、阴阳、齿、风、窍九针也。

这针各有攻病之能。一 针,破头风、面部风痛。二员针,开内外,疗病眼疾。三 针,经调阴补阳。八长针,疗筋骨疼痛。九燔针,补男子女人下元虚冷。

这针有千般补泻∶手指补泻,提按补泻,左右补泻,阴阳补泻,针头补泻,虚实补泻,呼吸补泻,气上补泻,气下补泻,虚循补泻,实循补泻,虚提补泻,实提补泻,虚按补泻,实按补泻,虚弹补泻,实弹补泻,虚HT 补泻,实HT 补泻,虚捻补泻,实捻补泻,加进补泻,加退补泻,顺摇补泻,横摇补泻,刮战补泻,子母补泻,虚摄补泻,实摄补泻,买气至浮沉补泻,气滑补泻,气涩补泻,气紧补泻,气微补泻,转针补泻,调匀补泻,针自出补泻,四季用艾补泻,午前补泻,午后补泻,立冬补泻,风雨补泻,日晚补泻,子午补泻,腹部盘盘即响法补泻,升阳补泻,升阴补泻,寒热补泻,汗法补泻,吐法补泻,下法补泻,千般补泻,一言难尽,在乎心传口授。一呼一吸,如江河滚滚而来;一按一提,如角弓渐渐而开。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呼吸三五度,荣卫遍周流。正直端的,根据经取验。虽不医人枯骨还魂,针到时刻见效。刺阳明,三进不止;刺阴经,五脏无伤。按摩导引,妙法神机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神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神书》书籍目录
  1. 黄帝之机、琼瑶之论五十三法《针灸神书》
  2. 黄帝杂忌法《备急千金要方》
  3. 黄丁《中医词典》
  4. 黄帝轩辕氏《饮膳正要》
  5. 黄豆《减肥新法与技巧》
  6. 黄帝素问灵枢叙《灵枢悬解》
  7. 黄豆《食物疗法》
  8. 黄帝内经素问序《素问悬解》
  9. 黄豆《本草易读》
  10. 黄帝灸法《扁鹊心书》
  11. 黄豆《本草分经》
  12. 黄帝《中医词典》
  13. 黄豆入耳《奇效简便良方》
  14. 黄疸总括《医宗金鉴》
  15. 黄独《本经逢原》
  16. 黄疸症《医学实在易》
  17. 黄耳类伤寒《中医词典》
  18. 黄疸一《金匮悬解》
  19. 黄耳类伤寒《冯氏锦囊秘录》
  20. 黄疸五《金匮悬解》
  21. 黄耳类伤寒《松峰说疫》
  22. 黄疸四《金匮悬解》
  23. 黄耳类伤寒门主论《疡医大全》
  24. 黄疸十一《金匮悬解》
  25. 黄耳伤寒《中医词典》
  26. 黄疸十五《金匮悬解》
  27. 黄矾《本草纲目》
  28. 黄疸十四《金匮悬解》
  29. 黄矾散《医学心悟》
  30. 黄疸十三《金匮悬解》
  31. 黄矾丸《仙传外科集验方》

《针灸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