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瘟败毒饮
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中剂,二两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 栀子 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钱至五钱,小剂,二钱至四钱五分) 桔梗 乌犀角(大剂,六钱至八钱,中剂,三钱至四钱,小剂,二钱至四钱) 黄芩 真川连(大剂,四钱至六钱,中剂,二钱至四钱,小剂,一钱至一钱半) 知母 赤芍 元参连翘 甘草 丹皮 鲜竹叶
余师愚曰∶此十二经泄火之药也。凡一切火热,表里俱感,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不论始终,以此为主方。盖斑疹虽出于胃,亦诸经之火有以助之,重用石膏,直入胃经,使其敷布于十二经,退其淫热,佐以黄连、犀角、黄芩,泄心肺火于上焦,丹皮及栀子、赤芍,泄肝经之火,连翘、元参,解散浮游之火,生地、知母,抑阳扶阴,泄其亢甚之火,而救欲绝之水,桔梗、竹叶,载药上行,使以甘草和胃,此大寒解毒之剂。重用石膏,则甚者先平,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矣。证疫若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躁谵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沉而数者,即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如斑一出,即加大青叶,并少佐升麻四五分,引毒外透,此内化外解,浊降清升之法,治一得一,治十得十,以视升提发表而加剧者,何为俯取刍荛之一得乎?
- 清瘟败毒饮《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清胃散《汤头歌诀》
- 清洗口腔和含嗽药物《口腔科学》
- 清胃散《医方论》
- 清涎散《外科传薪集》
- 清胃散《脾胃论》
- 清邪《中医名词词典》
- 清胃散《仁术便览》
- 清邪《中医词典》
- 清胃散《外科理例》
- 清泄少阳《中医名词词典》
- 清胃散《医学心悟》
- 清泄少阳《中医词典》
- 清胃散《目经大成》
- 清心《中医词典》
- 清胃散《冯氏锦囊秘录》
- 清心《证治准绳·幼科》
- 清胃散《删补名医方论》
- 清心(清心涤热、清宫)《中医名词词典》
- 清胃散《医宗金鉴》
- 清心涤热《中医词典》
- 清胃散《重订囊秘喉书》
- 清心开窍《中医词典》
- 清胃散《正体类要》
- 清心连子饮《外科理例》
- 清胃降逆《中医词典》
- 清心连子饮《仁术便览》
- 清胃化湿茶《茶饮保健》
- 清心莲子《汤头歌诀》
- 清天河水法《推拿抉微》
- 清心莲子饮《正体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