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邪兼阳邪
此症亦发于夜间,亦发寒发热,无异纯阴邪气之症,但少少烦燥耳, 不若阴症之常静也,法当于补阴之中,少加阳药一二味,使阳长阴消, 自奏功如响矣,方用
熟地( 壹两) 山萸( 肆钱) 鳖甲 茯苓( 各伍钱) 当归 白朮 白芥子 麦冬 五味子 生何首乌( 各叁钱) 人参 柴胡( 各贰钱) 陈皮( 壹钱)
水煎服。

- 阴邪兼阳邪《傅青主男科》
- 阴邪风证《中医词典》
- 阴性秽疮秘方《华佗神方》
- 阴邪《中医词典》
- 阴虚《中医名词词典》
- 阴邪《中医名词词典》
- 阴虚《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阴消《中医词典》
- 阴虚《四圣心源》
- 阴痫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阴虚《中医词典》
- 阴痫《幼科心法要诀》
- 阴虚《周慎斋遗书》
- 阴痫《儿科萃精》
- 阴虚《药症忌宜》
- 阴痫《医宗金鉴》
- 阴虚本病(一首集见格致余论)《医经国小》
- 阴痫《中医词典》
- 阴虚喘《中医词典》
- 阴痫《中医名词词典》
- 阴虚喘逆《中医词典》
- 阴下痒湿方七首《外台秘要》
- 阴虚喘逆《症因脉治》
- 阴下脱方四首《外台秘要》
- 阴虚猝倒《傅青主男科》
- 阴下湿痒《千金翼方》
- 阴虚盗汗《中医词典》
- 阴痿阴汗阴冷阴痒《医学纲目》
- 阴虚盗汗症《医学实在易》
- 阴痿缩(两丸骞)《针灸资生经》
- 阴虚发疟《中医词典》